運動教室

羽毛球

羽毛球的歷史

羽球運動的前身是板羽球,也就是使用木板拍打紮有羽毛的球體(類似毽子),並讓它避免落地的遊戲,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在古代歐洲、中國、日本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這種遊戲曾向東方傳播至古代印度,並遠達暹羅、中國與日本等地。然而這類遊戲的目的都只是讓球儘量保持在空中而不落地,與現代羽球運動的精神大異其趣。 19世紀中葉,印度西部的浦那出現了現代羽球運動,當時是以地名「浦那(Poona)」來稱呼這種運動。

1860年左右,一位從印度回國的英國退役軍官,將這遊戲介紹到英國。起初,羽毛球比賽是在大房子或樓房的大廳裏進行的,羽毛球則是用香檳酒瓶的軟蓋木塞插上羽毛做成,比賽只限於貴族和上流社會的人參加.後來,隨著「用運動培育紳士風度,淑女風度」這一意識的誕生,羽毛球運動才得以普及和發展。1873年,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伯明頓莊園舉行了一場公開表演,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並逐漸傳播開來。後來人們便以該場表演的莊園名稱「伯明頓(Badminton)」來稱呼這項運動,然而在華語地區該名稱並未普及,而是依球具而稱之為「羽球」運動。

早期的英國羽球運動仍然使用來自印度的不成文規則,但因不夠嚴謹而經常引發爭議。1887年,「巴斯羽球俱樂部」加以研究改良,完成了第一部書面羽球運動規則。

1893年,英國羽球協會成立,重新修訂並統一了羽球比賽的規則。1934年,第一個世界性的羽球組織—國際羽球總會在英國成立。1981年與成立於1978年的世界羽球聯盟合併,名稱仍為國際羽球總會。2006年9月24日,國際羽球總會改名為世界羽球聯盟,目前共有159個會員國或地區。

1920年到1930年,英國是羽毛球的霸主。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丹麥起而代之,成為世界羽毛球的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羽毛球優勢轉向亞洲,由馬來西亞和印尼兩雄抗爭。直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由於王文教、侯加昌、湯先虎等印尼華僑的歸來,中國羽毛球運動脫穎而出,水準突飛猛進,步入了世界先進的行列。

料來源:國際線上-天下體育

世界羽毛球運動組織

1875年,第一個軍人羽毛球俱樂部在英國成立。1893年,英國已有14個羽毛球俱樂部,他們舉行會議,正式成立了英國羽毛球協會。當時,英國羽毛球協會對羽毛球運動的開展、提高和傳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項運動首先在歐洲傳播,然後發展到美洲、亞洲和大洋洲。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加拿大、丹麥、馬來西亞等國也相繼成立了羽毛球協會。

為了推動世界羽毛球運動的發展,1934年,由英格蘭、法國、愛爾蘭、蘇格蘭、荷蘭、加拿大、丹麥、紐西蘭和威爾斯九個羽毛球協會共同協商成立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簡稱國際羽聯)。第一任主席是湯姆斯,總部設在倫敦。

國際羽聯的成立對羽毛球技術、戰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除了傳統的“全英羽毛球錦標賽”照常舉行外,在1948年增設了湯姆斯杯賽(世界男子團體錦標賽),1956年增設了優伯盃賽(世界女子團體錦標賽),並相繼舉辦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世界盃賽等,使世界羽毛球運動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由於政治原因,以我國為首的許多國家的羽毛球協會未能加入國際羽聯,使一些國際性比賽相對遜色,沒能真正體現世界級水準。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聯合會(簡稱世界羽聯)先後舉辦了兩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我國共榮獲8項冠軍,表明我國羽毛球運動已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為了推動世界羽毛球運動健摩、穩步地發展,經過許多國家羽毛球界的共同努力,1981年,國際羽聯和世界羽聯正式合併,組成了國際羽毛球聯合會(簡稱國際羽聯),使世界羽毛球運動產生了新的飛躍,出現了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目前,國際羽聯已有9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奧委會已把羽毛球比賽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羽毛球運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最佳發展時機。

資料來源:國際線上-天下體育

世界羽聯體系羽球賽事解析

羽球運動越來越盛行,尤其世界頂尖選手在賽場上張力十足的精采表現,都讓觀眾或球迷拍手叫好,越來越多的媒體爭相報導相關資訊,就證明羽球運動討論度的提高與收視群的增加,而這有大部分需要歸功於世界職業羽球賽事的成功推廣,明星球員與品牌等行銷吸引了更多的觀眾支持。

現在世界羽球運動的最高管理機構是世界羽球聯盟(世界羽聯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BWF)是一個受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國際性羽球運動管理組織。世界羽聯為將羽毛球運動重新包裝盒全球推廣,對全球的世界級羽球賽事進行改革,自2007年開始世界羽球的賽事根據獎金與點數分成了四個級別:頂級大賽、超級系列賽、大獎賽、其他獎金較低或無獎金的國際挑戰賽。

第一級:頂級大賽

5項世界指標性頂級大賽:夏季奧運會、世界錦標賽、蘇迪曼杯、湯姆斯杯(男子團體賽)與優霸杯(女子團體賽)、世青賽,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賽事,被列為第一級的頂級大賽。

第二級: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

每一年會有5站頂級超級系列賽、7站超級系列賽和1站年終總決賽,不久前才結束的全英羽球公開賽就是被列為頂級超級系列賽,這也是為何其關注度如此高,當然全英公開賽有其特殊的歷史地位也是關注度高的原因之一。每站超級系列賽或頂級超級系列賽的比賽地點制定,現行則是四年為一個循環,每次循環開始前會重新檢討比賽地點。

根據世界羽聯的規則,只有世界排名最高的28名/組選手直接獲得參加正賽資格,另外16名/組選手獲得入選賽資格;而每年只有1站的年終總決賽只有排名前8的選手能參加。
大多數的頂尖選手都會參加此系列賽事,因世界羽聯制定世界排名前10的選手必須參加所有頂級超級系列賽以及至少參加4站超級系列賽,若是獲得年終總決賽的資格的選手則是必須參加決賽賽事。

第三級:世界羽聯大獎賽

世界羽聯體系第三級別的賽事,這個級別的賽事又分為黃金大獎賽與大獎賽。所有世界羽聯屬下協會的會員選手皆可參加比賽,參賽選手可以透過賽事獲取世界排名的積分。在台灣本地舉辦的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就是屬於黃金大獎賽的級別。

第四級:世界羽聯國際挑戰賽

世界羽聯體系羽球比賽最低級別的賽事,還包含一些國際系列賽與未來系列賽,或是一些無獎金的國際賽事,在這個級別的比賽名次亦可計入世界羽聯的世界排名。

世界排名點數

世界羽聯所制定的積分排名系統,根據選手於比賽中的排名或輪次,給予相應的點數。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選手參加相當多國際賽事,不就可以獲得相當高的世界排名了?那排名系統不就沒什麽意義,因為無法排出真正實力頂尖的選手。但事實是世界羽聯的排名積分只取近一年內積分最高的10場比賽。
由下圖可以見到戴資穎當時的積分為84,611,便是以近一年積分最高的10場國際賽事加總計算而得(左邊紅點為列入計算的賽事)。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世界羽聯體系的羽球賽事已經有所了解,也知道一位選手剛開始只能從低級別的賽事開始慢慢累積排名,直到獲得較高的排名才能參加有較多積分的高級別賽事,而排名在前的選手是如何一次次拿下高級別賽事的名次才能維持名次,其成就是如何不凡。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

羽球基本打法


持拍時,手的「虎口」約略對著球拍的側面,如同拿菜刀一樣,因而常被稱為「刀板」。切勿像拿蒼蠅拍一樣將虎口對著球拍正面,那樣雖然比較自然而易於回擊正手方向的來球,但因為施力點位於虎口底部,力臂太短而不易擊出強而有力的球。況且,一旦遇到反手方向的來球,則無法靈活回擊。

使用正規的「刀板」持拍方式揮擊正手方向來球時,應逆時針(左手持拍者為順時針)微幅旋轉手腕,使拍面朝前,並將食指略為前伸再揮拍,將因力臂變長而容易擊出強勁的球。遇到反手方向來球時,應將拇指前伸並頂住再揮拍,就比較容易擊出強勁的回球。
←持拍方式:左方為錯誤握法,右方為正確握法。

因為要經常變換食指與拇指的位置以便於揮擊正手拍或反手拍,所以握拍時掌心應略為懸空,切勿緊緊握住球拍。 擊球是否有力的關鍵,是在於打到球時的瞬間速度,如果全身緊繃用力反而會讓瞬間擊球速度降低,如果全身協調性很好,就可於擊球瞬間將力量灌注於球拍的擊球點,優秀的羽球運動員不只是將手臂手腕力量運用而已,還能將腰力運用進來,達成十分高速的瞬間擊球,也能將瞬間速度加以控制,完成各種不同的球路,達到高水平的羽球運動。


←正、反手拍使用時機:紫色區用正手拍;綠色區用反手拍。

對一般人而言,揮擊反手拍終究不如正手拍來得順手,因而會自然而然地擴大正手拍的使用範圍。以右手持拍者而言,當來球位於右方固然使用正手拍,對於正上方,甚至左上方的來球,也往往使用正手拍回擊。由於以正手拍揮擊左上方來球時需將手臂繞過頭上,因此稱為「繞頭」打法。

對於左上方稍遠處的來球,腕力較強的人,往往會直接使用反手拍回擊。此持他們會先將右腳跨至左邊,將身體轉向左後方,回頭凝視來球,並用反手拍揮擊。相較於「繞頭」打法,這樣的擊球方式顯得極為優雅而有效率,常常被視為衡量球技的重要指標之一。然而並不是每一位優秀的羽球運動員都擅長此一打法,曾高居世界排名第一的已退休印尼羽球名將阿迪,就幾乎從來未曾施展過。

若是來球恰好位於胸前處,一般使用反手拍回擊;亦可將身體略為下蹲,以便於使用正手拍回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羽球的球速

「扣殺」是羽球中最有威力的擊球方式,會使羽球向下墜落至對手的中場位置。被扣殺的羽球的最高速率可超越任何其他涉及球拍的球類運動的最高球速。須注意的是,所謂「最高速率」是指羽球剛離開球拍後的初速,此後羽球球速下降得非常快。

目前羽球的最快球速紀錄為馬來西亞羽球雙打選手陳文宏在2009年9月日本公開賽中創造。陳文宏雖在首輪即慘遭淘汰,但在賽場外卻意外獲得廠商的新產品測試機會,沒想到因禍得福,以421公里殺球時速改寫日本好手川上直樹保有的414公里的金氏世界紀錄。陳文宏的記錄是由旁人餵球而且不用考慮下網、出界等情況下全力殺球的極速,而正式比賽進行中因為必須考慮殺球成功率所以極速會慢些。

單打比賽中最快的球速為310公里/小時,由韓國選手李炫一於2006年世界錦標賽準決賽中對陣中國選手鮑春來時創下,其次為馬來西亞選手李宗偉所創下的307公里/小時。反而由世界羽聯所記錄的最快殺球球速 - 由印尼選手陶菲克所創下的305公里/小時,其實只是世界上第三快的殺球罷了。雙打比賽的記錄為中國選手傅海峰所保持的332km/h,混雙記錄為中國選手張軍的317km/h,均在2005年蘇迪曼盃創下。

但是,在2013年7月28日。日本優乃克(Yonex)邀請馬來西亞的李宗偉,陳文宏及田兒賢一來共同測試新球拍的極限。結果最後由左手持拍的陳文宏以這款專門為極速殺球所開發的球拍,打出時速493公里的新世界紀錄,取得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的認證。李宗偉也打破陳文宏之前的記錄,測得時速456公里,但最後的”速球王"的頭銜還是由陳文宏保持,他打出時速達493公里的新世界紀錄。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認識羽毛球拍

流行

現在流行的球拍主要有:鋁合金拍框鋼桿拍、鋁合金框碳桿拍以及由碳素為主材料的合成纖維拍。

介紹

一支球拍的長度不超過68厘米,其中球拍柄與球拍桿長度不超過40厘米,拍框長度為28厘米,寬為23厘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越來越輕、拍框越來越硬、拍桿彈性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羽毛球拍一般由拍頭、拍桿、拍柄及拍框與拍桿的接頭構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越來越輕、拍框越來越硬、拍桿彈性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拍形

就是拍頭的幾何外形。現在一般有三種:傳統的卵形、頭部為方形的ISO拍形、弦面更大的加大ISO形。

甜區

就是球拍面的最佳擊球區。當擊球點在甜區時能給你足夠的擊球威力、控球性、震動感很小,你會覺得很舒適。甜區的大小對球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員更容易打出高質量的球。而決定甜區大小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框形。ISO的設計使球拍比傳統拍形的甜區要大,但拍頭的加大會帶來扭力和重量方面的負面影響。

硬度

擊球時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時間只有千分之四到六秒。在擊球前的揮拍過程中和球拍擊到球時,拍桿有一個彎曲和復原的過程,在球拍尚未回到原位以前球已經飛離了拍面。在球員力量相同的情況下,拍桿越軟在擊球前的揮拍過程中越容易彎曲,彎曲幅度也更大,從而帶動拍頭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動,產生更大的擊球力量 。拍桿越硬則擊球時能傳遞給球的力量就越少 ,但更能減低擊球震動的傳遞。對於拍框而言,拍框的硬度越大接觸球時就越不易發生變形和扭動,越能把更多的力量傳給羽球,同時傳遞的震動也越少。

扭力

是指當球拍擊球時,球拍面產生扭轉的幅度大小。球拍的扭力越小對球的控制性就越好。

重量

每一支球拍都應該標出了它的重量,一般通用的標法為U、2U、3U。一般全碳羽毛球拍的重量大多為2U(90-94克)或3U(85-89克),而鋁框羽毛球拍的重量一般在U(95-99克)以上,也有少數全碳羽毛球拍的重量低至80克左右。 較重的球拍適用於力量好並偏重進攻的球員,較輕的球拍更適用於偏重防守的球員。

平衡點

球拍的平衡點更靠近拍頭,就叫「頭重」;如果球拍的平衡點更靠近拍柄,就叫「頭輕」。一般平衡點是從球拍底部向上量,以厘米和英寸為單位計量。根據力學原理,重量對揮拍的感覺成正比,而平衡點對揮拍的感覺成平方正比,頭重的球拍由於拍頭慣性更大,打出的球更有力量但揮拍靈活性略差,更適用於進攻同時也是那些力量不足的球友選擇,因為頭重的球拍雖然降低了你的擊球速度,但是卻可以使你更容易把球打到后場。頭輕的球拍雖然較為靈活,但打出的球較少力量,而且球拍傳遞的震動也會較大,不適用於大力擊球的球員,更適用於防守控制型球員以及追求速度的球員,因為這種球拍的連續揮拍的速度會快很多。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新的球拍通過對生產過程的精確控制,不使用平衡物就可以使得同一型號成品球拍擁有相同的平衡點,這也是優質羽毛球拍的基本要求。

長度

標準羽毛球拍的長度為664毫米,而加長羽毛球拍的長度一般為674毫米。加長的最主要部分為拍桿拍柄,有一些型號的拍框也有些許加長。加長羽毛球拍的優點是提高了擊球點、加大了拍桿的閃動性,能擊出落地角度更大的殺球並加快了球的速度,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攻擊性擴大了接球的區域。但加長的羽毛球拍會比普通羽毛球拍更容易造成手腕和手臂的受傷可能性,同時羽毛球拍的靈活性也有所下降,不利於處理貼身球。

拍框截面

箱形截面是較早出現的設計,它的最大優點是控球性能出色,但揮拍的空氣阻力較大。翼型截面是出現的較晚也是現在用的最普遍的設計,它的優點是空氣阻力小,揮拍更快容易擊出快速、兇狠的回球,由於截面較薄其控球性略顯不足。而第三種半圓形截面是羽毛球拍從鋁框向全碳過渡的設計,其截面形狀和鋁框球拍的截面基本上一樣,工藝製作比較容易。

一般而言翼形截面是現在的主流,對於雙打和擊出攻擊性的回球更有優勢,而箱形截面能更好地控球。隨著材料科技的發展,現在採用較細的箱形截面的羽毛球拍比較多的出現在了高檔型號球拍上面,目的是爭取更快的擊球速度和更好的回球控制性能。

接頭

指拍框與拍桿的接頭,從外形上看有T形和Y形,從工藝上看有內置和外置。

現在用的全碳羽毛球拍從外觀上來看都是一體的(看不出接頭),但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採用了內置接頭,只有極其個別的球拍採用無接頭工藝,無接頭的缺點是拍子的扭力較差。拍框和拍桿分開製作然後再用接頭連接,有利於更好的控制球拍的品質、重量和平衡點。外置接頭在強度、扭力方面都不錯,但它的重量偏大而且在接頭和拍框的結合處應力集中,成為鋁框球拍最易於斷裂的部位。內置接頭採用高強度碳纖維製成,從拍桿和拍框內部把他們聯為一體,它克服了外置接頭的弊病,但其工藝要求較高。

材料

70年代以前,羽毛球拍基本使用木材和鋼管製造,70年代開始採用了鋁合金,現在大量使用新材料,如碳纖維、鈦合金、高強度碳纖維等。這些材新料更輕、更強、更耐用,吸收更多的振動與震蕩,同時讓球拍製造商在球拍的硬度、球感、擊球性能的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如何選購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羽毛球拍有很多品牌,但無論如何都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拍子,首先在選購羽毛球拍是必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羽毛球拍子的重量要合適:其實並不是拍子越輕越好,拍子輕了揮動速度雖然快,但是在扣球時會感覺用不上勁,會影響擊球的力量。
  • 檢查拍子的整體結構:拿到拍子之後,揮動以下,看看震不震手。震手的牌子一定是拍桿(拍柄和拍頭的連接部位,這一部位現在是碳素合金鋼材料製成)太硬;不震手,說明拍桿較有彈性。也可一手握住拍柄,一手扶住拍頭頂端掰一掰,拍子有微度彎曲,證明拍桿部位較有彈性。
  • 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羽毛球球拍:如在單打時,適合選擇加長型的球拍,如屬於攻擊型選手,應選擇重量稍重,中硬性的球拍。在雙打時,最好選擇標準長度的球拍,如屬防守型選手,應選擇較輕的球拍。
  • 看一下弦裝得是否勻稱,交叉弦組成的每個方塊都要同樣大,每條弦的鬆緊度要一致。
  • 當你拿到一隻羽毛球拍的時候,首先要看它拍頭的形狀,一般來說分為 2 種,有傳統的蛋形和頭部為方形的平頭拍框。羽球拍的形狀決定了它的甜區(就是球拍面的最佳擊球區)的大小,因為當球落在甜區時能給選手已足夠的擊球威力和控球性,所以甜區的大小對球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能使球員更容易打出高質量的球。
  • 羽毛球球拍按照材質的不同,又可分為碳素纖維、碳鋁一體、鋁鐵一體和鋁鐵分體式。材料的選用和拍子的重量和價格有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說全碳羽拍的重量最輕,是目前的主流材料。
知名品牌

YONEX(尤尼克斯)

尤尼克斯包攬了世界頂級羽球賽、羽球隊的贊助和廣告,做職業性羽拍技術開發。

VICTOR(勝利)

南京勝利公司以做羽毛球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近年開始轉型做羽球拍,羽球鞋等相關用品。

oliver(奧利弗)

2007年是oliver比較火爆的一年,以強大的低價位衝擊市場,不間斷新推的品種和型號滿足不同愛好者的需求,不足的是國內銷售的價格混亂,讓愛好者對球拍很迷茫,球拍定位在最佳初中級學選購,初學者推薦品牌。

Kason(凱勝)

國內比較知名的羽球品牌之一,不少型號的球拍在同類球拍中較有特色,此品牌有發展的潛質和能力,需要愛好者的支持。

SOTX(索牌)

此品牌在國內很多城市贊助業餘羽球比賽,在球友中有不錯的知名度,遺憾的是最近幾年球拍品質日漸下風,頗讓愛好者失望。

BONNY(波力)

台灣有一定歷史的品牌公司,與國際品牌如耐克等公司常年合作關係,近年憑藉自身強大的資金優勢運作bonny波力品牌在國內的推廣,其球拍的品質比尤尼克斯的台灣版球拍更適合不同的初中級水平選用,耐用兼顧品質的器材愛好者的首選。

PROACE(波若亞士)

品牌來自於英國,從1978年以來,就廣泛的向世界專業的運動選手及喜愛運動的人士供應優質的高爾夫用品及網球、壁球、羽毛球用品,迄今,一直享有良好的信譽及讚賞。

TACTIC(泰迪)

創建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為丹麥、德國、英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羽毛球隊專門選用產品。產品包括:羽毛球、羽毛球拍、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袋等系列用品。產品款式創意新穎、用料仔細,每批成品均需經過嚴格的測試,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BABOLAT(百保力)

法國的知名運動品牌,其網球用品在世界排名前3,羽球品牌繼承其型號少,但均為經典之作,旗下的皮紅艷在世界羽球排名成績不錯。此國際品牌價值強性價比低,但品質不錯。

Kumpoo(薰風)

在日本享有較高知名度,2007年3月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其品牌球拍有不少球拍科技與尤尼克斯可媲美,在國內的品牌形象在逐漸的讓羽球愛好者接受。

2個方法,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

羽球運動是屬於高強度的運動項目,快速的移動與強大的擊球力量,如果加上打球環境較為不佳,就可能會造成肌肉的拉傷,嚴重的話有可能會影響韌帶與軟骨。如何才能預防傷害的發生,是運動醫學與運動科學最重視的方向。本篇文章主要是給讀者認識,預防科學的重要性,並認識肌力的強化與肌肉的放鬆對於傷害預防的影響。

身體內部力量抵抗外部力量

身體的動作,是由大腦發出訊息,透過神經傳導至肌肉,在由肌肉帶動骨頭產生身體的活動。當身體受到外力的衝擊時,身體也必須透過肌肉帶動骨頭產生身體動作去抵抗外部力量。當身體所要抵抗的外部力量,是大於肌肉與骨頭能承受的力量,身體組織就會產生損傷。例如打球時一個跨步,身體向前的速度很快,在接觸地面的瞬間時,地板會產生反作用力給身體,當身體接觸到反作用力產生的衝力時,就必須由肌肉帶動骨頭去抵抗這股衝力,當衝力大於肌肉產生的力量時,就會產生身體組織的損傷,嚴重就會影響肌腱、韌帶、軟骨等組織。

避免傷害關鍵一 : 提升肌力

身體內部力量包含: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協調、反應、速度、敏捷等,每種身體能力在預防傷害都扮有重要的角色,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肌力。肌力是指肌肉產生最大力量的能力,在抵抗外部力量時,是最直接影響傷害造成的因素。例如:當快速移動時,腳忽然採到東西,腳踝周邊的肌力必須最先去支撐身體與踝關節,當衝力太強時,身體就要透過柔軟度、反應與協調會試著將衝力降到最低,避免產生更大傷害;但是當肌力不足,柔軟度、反應與協調都不足時,傷害就會非常嚴重,甚至對造成韌帶的斷裂或骨折。因此,提升肌力,讓身體足夠去抵抗外部力量,就可以降低許多傷害的發生,也能更有效的提升運動表現,並且透過協調性訓練、反應訓練、柔軟度訓練等提升身體內部能力,就可以預防許多傷害的發生。

避免傷害關鍵二 : 放鬆肌肉

身體的活動,必須透過肌肉收縮來帶動骨頭產生移動,而身體不斷的收縮,放鬆的速度不夠快,就會造成肌肉緊縮,彈性疲乏的肌肉就很容易撕裂傷。例如:不斷的揮拍動作,反覆的肌肉收縮動作,加上長時間的累積造成前臂肌群過度僵硬沒有彈性,而僵硬緊縮的肌肉就會造成關節的受力,造成疼痛,嚴重的話可能會因為肌肉拉扯產生肌肉拉傷或斷裂。因此,必須透過正確的運動按摩、肌肉伸展、冷熱敷、等物理方式,讓肌肉達到放鬆效果,放鬆的肌肉就會較有彈性,關節受力就會較低,也比較不容易產生肌肉拉傷的問題。

受傷前先預防 — 健康打球一輩子

透過專業的肌力訓練與體能訓練,提升身體能力,再透過正確的放鬆讓肌肉保有彈性,就可以有效達到預防傷害、健康打球的目的。因此,建議民眾在還沒受傷前,可以嘗試重量訓練與運動按摩,搭配一般體能訓練、伸展、物理治療等,便可以有效預防傷害的發生,預防勝於治療,讓打球可以更健康,成績更亮眼。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

羽球運動致命傷

對於一名愛好羽球運動的民眾來說,運動傷害的發生,是最為擔心害怕的,其中,膝蓋疼痛就是最為致命的傷害之一。

膝蓋疼痛的種類

膝蓋的疼痛有很多種,但無論是半月軟骨、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等問題,都必須透過放鬆與強化大腿肌肉的方式,改善膝蓋疼痛的問題。

如何放鬆

對大腿的前側、後側與側面的肌群做按摩、伸展、熱敷的動作,把會痠痛的肌肉放鬆,提升膝蓋的保護能力,降低膝蓋的衝力,膝蓋的疼痛就會慢慢地下降。

如何強化

透過重量訓練方式,做一些大腿肌力的強化(例如靠牆半蹲、蹲舉等動作),只要肌力提升,疼痛便會減緩。

預防勝於治療

不管有沒有膝蓋疼痛,都可以多做這些放鬆與強化大腿周邊肌群的動作,可以有效預防與改善膝蓋疼痛的問題。但較為嚴重的膝蓋疼痛,仍然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評估。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

原來抽筋要這樣處理

抽筋

抽筋學名為(肌肉痙攣 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有時甚至肌肉外觀會明顯變形緊縮,最常發生在運動員的身上,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運動最易發生。

典型的抽筋情況可能是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或是持續不間斷的運動下發生;甚至在運動結束後的數小時之內皆可能再發生,且可能在後續幾天中肌肉會有持續僵硬及痠痛的不正常現象;肌肉痙攣的情況較易發生在手掌、手臂及大、小腿部的大肌肉上。

抽筋發生原因

  • 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
  • 熱身不足
  • 運動姿勢不正確導致用力過當
  • 心理因素﹝緊張、興奮…等﹞

抽筋如何處理

抽筋發生時,患者需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適度伸展,伸展動作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害。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抽筋後數小時或數天後的處理

這時可以對抽筋部位先做熱敷,之後配合伸展與深層的按摩,再加上肌內效貼紮,維持肌肉穩定,讓肌肉恢復應該有的活動度以及肌肉彈性。

抽筋的預防

  • 運動之前、中、後,皆需補充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
  • 避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
  • 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 運動後做完整的收操幫助肌肉放鬆。
  • 運動後須做適當的保溫。
  • 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 調整心情,避免過度緊張。

享受運動、揮灑汗水之餘更要了解並保養自己的身體喔!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

運動後肌肉痠痛怎麼辦

運動後肌肉酸痛

運動後的肌肉酸痛,是運動訓練和體育鍛煉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運動所致的肌肉酸痛又分為急性運動疼痛和延遲性肌肉酸痛。急性肌肉疼痛是指在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即刻產生的肌肉疼痛,這種痠痛是因為肌肉受到刺激收縮後代謝的產物進入肌肉並堆積,刺激到痛覺感受器,產生痠痛的感覺。這種疼痛往往在運動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消失,對運動訓練的影響作用不明顯。

延遲性肌肉痠痛

由於這種疼痛並不是發生在運動後,而是在發生在運動後24~72小時,所以稱為延遲性肌肉痠痛。延遲性肌肉酸痛主要是因為在運動間,肌肉的收縮與伸長產生對肌肉纖維的拉扯,有時會造成肌肉纖維的微小撕裂、破損,而導致些微的出血情形,然後開始發炎,產生痠痛。是運動訓練和體育鍛鍊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幾乎每個有訓練經歷的人、都有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經驗。

運動後肌肉痠痛如何處理?

休息

適度的休息能幫助身體修復組織,因此充足的睡眠能讓肌肉有時間去做修復,並能減緩痠痛。

補充水分&運動飲料

適量的補充水份與電解質能幫助身體沖刷出毒素並加速新陳代謝,若飲水不足會導致痠痛惡化甚至引起肌肉抽筋。

按摩&運動貼紮

在運動後按摩可以提升肌肉溫度及血液的循環,提升組織柔軟性,並能達到放鬆肌肉的效果。在運動後貼紮能增加受損肌肉的修復能力, 減輕局部疼痛、消腫,增加皮下組織之循環,減少肌肉過度伸展,降低肌肉疲勞,並能提升關節的穩定性。

冰敷&熱敷

目的是用來促進血液的循環,達到快速清除代謝物質與堆積物、消除腫脹等功用。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

運動員都該了解的防護觀念

有常在運動的朋友們都瞭解,運動傷害的發生總是防不勝防,而最重要的傷害處理方法便是常見的冰熱敷,
然而常有朋友搞不懂冰熱敷的使用時機,導致錯過最佳的操作時機,甚者更加重了傷害的嚴重性,身為運動員的你,不可不瞭解冰熱敷的使用時機。

冰敷

急性期內操作,通常會在受傷的24~48小時,或是持續紅、腫、熱、痛的情況下,主要效果在消炎與鎮痛,上述的四種情況,都是患部有持續發炎的情況,適用在冰敷操作上,以冰敷十五到二十分鐘,然後停止冰敷讓患部恢復常溫二十到三十分鐘,可循環反覆操做二至三次皆可!

如有傷口的話,應以先處理傷口的清潔與包紮為首要,等傷口包紮完成後再進行冰敷。

熱敷

後續復健期操作,通常在患部沒有發炎腫脹的情況下,患部有酸酸的感覺,而且沒有明顯的痛感下,此時的患部因為神經傳導受到破壞,會產生酸酸麻麻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用熱敷十五到二十分鐘,讓患部的血液循環加速,然後停止熱敷讓患部恢復常溫二十到三十分鐘,可循環反覆操做二至三次皆可!

切記當患部尚有發炎情況下,千萬不可以熱敷,此時熱敷會使發炎症狀更加嚴重!

以上是冰敷與熱敷的時機與分別,但是受傷之後,最好還是找專業的醫師,做更進一步診斷,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而造成更大傷害就不好了!

資料來源:傳羽運動網